《“微短剧+”价值创造洞察报告(2025)》发布

   日期:2025-04-09     来源:窝窝电影    作者:电影天堂    浏览:880    评论:0    
核心提示:3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大会主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发布《跨界融合,赋能升级——“微短剧+”价值创造洞察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3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大会主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发布《跨界融合,赋能升级——“微短剧+”价值创造洞察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IMG_256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在发布报告时指出,微短剧是从互联网数字生态中生长出来的新大众文艺内容形态。以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为开端,2024年成为“微短剧+”元年。

  全文如下:

  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的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 汪文斌.png

  (2025年3月27日,四川成都)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

  各位领导,行业同仁:

  微短剧是从互联网数字生态中生长出来的新大众文艺的内容形态。2024年是“微短剧+”的元年,它以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为开端。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推出《“微短剧+”价值创造洞察报告》(2025)。我在此做简要发布。

IMG_256

  一是,“微短剧+”坚持守正创新,以创作计划把创作引导落到实处,让大流量服务正能量,进一步提升了新大众文艺的功能价值。

IMG_257

  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六大创作计划,将行业规范治理与内容创新创意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微短剧创作的题材范围和功能应用,把微短剧这一新兴文艺形态,与主流创作方向结合起来,聚合了创作主体的创造力、传播主体的传播力、千行百业的融合力,通过整合微短剧的大流量,服务于内容的正能量,从而实现了“微短剧+”的价值引领力,净化了网络微短剧的行业生态。

IMG_258

  截至目前,已有近30个省级行政区推出超40个地方微短剧相关创作项目。各地紧密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将总局六大创作计划细化为超过150个创作方向,为微短剧创作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IMG_259

  二是,“微短剧+”秉持家国情怀,以创作计划创新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优化内容供给,繁荣了网络文艺创作。

IMG_260

  2024年,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7个批次共185部“微短剧+”创作计划推荐剧目,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作热情,吸引传统的主流媒体、专业影视机构等纷纷入局,全面扩大了微短剧的创作队伍,形成了微短剧行业的大合唱。

IMG_261

  自2024年以来,总局推出新春档、国庆档、“中国梦·新征程”等多套微短剧精品片单,吸引行业从“极致情绪”转向“品质内容”,以“小体量”承载“大格局”,推动行业走上精品化的发展道路。以80年代川渝百姓生活为题材的《家里家外》,上线三天,红果站内的播放量超过10亿。文旅微短剧《有种味道叫清溪》,在芒果TV线上播放量达1.9亿,在电视大屏端用户规模达3600万。

IMG_262

  三是,“微短剧+”立足深度融合,让微短剧从单纯的娱乐产品,升级为兼具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治理功能的有效载体。“微短剧+”为千行百业提供了新的文艺表达,推动微短剧与各领域融合互促、同生共长,以好作品创造好效益,从“+”的六大方向开始,深度赋能社会经济生活,并进一步推动微短剧出海走向世界。

IMG_263

  将苏扇传承作为主线的《一梦枕星河》,在海外多平台上线;宣传反诈知识的《包大人,现在是2025!》春节上线,快手播放量达2.1亿;《铁拳无敌杨芊芊》播出之后,“黄山旅游”的关键词搜索指数大幅度增长。

  简而言之,“微短剧+”作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互相配合的生动体现,其所带来的多维价值,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挖掘。更多关于“微短剧+”的价值洞察,敬请关注我们的报告全文。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标签: 电影天堂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