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701.jpg />
电影《故园飘梦》剧照。 受访者供图
“曾在梦中相见彼此对望思绪在回荡,谁料梦醒方觉分开两地孤身飘远方;若两心会枯落只影孤单失意海角,魂断半生可否盼望重来不再度流浪……”随着《故园飘梦》主题曲缓缓响起,一段关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地区华侨家族变迁的历史故事被唤醒。
近日,广东省江门市首部华侨主题原创电影《故园飘梦》在中国大陆院线公映。作为江门首部获得国家公映许可证、并在香港成功首映的院线电影,影片由江门台山人导演、编剧、出演,并在台山取景拍摄,展现多样侨乡民俗文化,力求用电影艺术形式为海内外观众还原江门侨乡记忆。
讲述华侨“平凡”故事
广东省台山市乡间道路上,一辆红旗牌轿车驶过,车窗缓缓摇下,老华侨的脸上泛起微笑。看着这片金黄麦田,他的思绪飘回父亲在家乡度过的青春岁月,也回到曾经战火纷飞的年代……电影《故园飘梦》讲述了一名普通台山老华侨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寻根的故事,以他的视角,回溯了一个华侨家族的迁移史和家国情,也呈现了台山独特的侨乡风貌。
《故园飘梦》的故事主要围绕男主人公朝阳的人生故事展开——民国时期,在台山乡村,少年朝阳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因生活所迫,在儿子朝阳还没出生时就远赴美国做劳工。从小被称作“孤儿仔”的朝阳,10多年后等到父亲归来。但团聚的时光短暂,抗日战争爆发后,朝阳一家人被迫辞别亲友,离开故土。最终,朝阳的儿子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寻根。
“作为侨乡人,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普通华侨家族,他们的平凡故事中,有许多让人动容的细节,他们的家国情怀总能给予我们精神力量。因此,我一直希望能拍摄一部侨乡主题的电影。《故园飘梦》完成了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故园飘梦》导演李伟年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呈现侨乡民俗文化
《故园飘梦》中有一幕独特的“戏中戏”:男主人公朝阳小时候,在台山参与“飘色”演出,他和小演员们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只靠一根隐藏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赵子龙拦江截斗”。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艺术,被称作“浮石飘色”,是江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故园飘梦》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台山排球之乡的排球元素、侨乡特有的洋楼和碉楼等历史建筑,通过大荧幕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不但全程在台山取景,多名主创是江门台山人,演员也均为台山当地素人,全片使用粤语及台山当地方言,同时融入当地各色民俗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身在海外的江门籍侨胞呈现原汁原味的家乡。”李伟年说。
电影3D动画美术设计师与夫人携手客串火车站设计师、滴滴司机拉黄包车、餐饮大厨饰演乡村厨师、影协会长扮“影相佬”、音乐制作人“吉他俊”扮演乡村乐手……《故园飘梦》出品人区晓霞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享,影片中,演员们大多是“本色演出”,影片中的角色与现实中的职业相互呼应,为电影增加了许多烟火气和人情味。这部影片道具大部分采用民国时期保留下来的历史物件,尽可能保留布景的“历史风味”。
引发侨胞思乡共鸣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卓才祖籍台山,在观影中,他几度流泪。“这个故事就是台山人的故事,更是我自己的故事。电影中的许多情节让我感同身受。”黄卓说,男主人公朝阳幼时被人欺负的无奈,朝阳和母亲在海边思念父亲的辛酸,他自己也曾经历过。他半开玩笑地说:“太真实了,我有点怀疑编剧是不是直接‘偷’了我的人生故事!”
《故园飘梦》公映期间,海内外华侨反响热烈。“许多海外侨胞朋友自发为电影宣传,给我们发来推荐电影的短视频,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区晓霞说,“这些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能收获上万甚至几十万浏览量,我们能感受到海内外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和认可。”
“随着海外华侨华人的代际更迭,对许多年轻一代侨胞来说,祖辈的故事正在从记忆中淡去。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电影这种大众艺术形式,帮助侨乡年轻一代进行精神寻根,也为老一辈侨胞提供寄托思乡情绪的影视载体。”李伟年说,“未来,我们也会以点映的方式向海外进行影片推广,让更多海外侨胞看见故园新貌,在电影院安放乡愁,思乡梦圆。”李伟年说。(高乔 林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