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央视频与央视网联合制作的纪录片《美好的时光》在央视频、央视网全网首播。聚焦中老两国青少年文化交往,纪录片《美好的时光》以小人物的纪实视角切入,描绘出老挝孩子们眼中真实的中国,在充满人情味的温暖讲述中,发散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其有高度、有温度、有感情、有细节的内容创作,在播出后打动了无数观众,获得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立足国际传播
厚植文化融汇,描绘多元山河图景
跨过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越过沅江、阿莫江、把边江和澜沧江,乘坐着中老铁路列车,参加第六届“手拉手活动”的老挝孩子们抵达梦想中的中国。历时半个多月的游学之旅中,他们抬头仰望庄严壮观的天安门升旗仪式,五星红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在气荡山河的长城之巅,小城女孩苏松帕用视频直播向远方的家人分享眼前的壮丽景象。碧波荡漾的厦门海滩,海风吹动着孩子们的快乐,他们的梦想也正扬帆起航。底蕴绵长的古都西安,小男孩帕苏甘亲手制作着陶土兵马俑……这一刻,钢铁新丝路又迎来了新的朋友,历史与现实交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
这是纪录片《美好的时光》中的文化之路,也是老挝孩子们筑梦之路。帕苏甘在雾气氤氲的车窗上一笔一画地画上了笑脸。他说,“字画会随着雾气散去,但它是一个象征,代表着我们回国前在这留下的一个美好的回忆。”从3岁起便开始学习中文的裴玲达,在回顾旅途细节时,不断重复着“非常开心”四个字。
驼铃悠悠传千古,文化合作谱新篇。《美好的时光》将中国各地特色文化作为叙事底色,佐以与老挝相关联的历史文化节点,不仅体现了两国自古以来的友好邻邦,也连结起了文化交流的绵延不断。观众们跟随着孩子们的视界,从老挝前往中国,探索广袤无边的大美中国。互联互通的桥梁从初起到繁荣,直至当下的“一带一路”发展。随着文化类节目在文化“出海”过程中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美好的时光》也成为通过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推动文化交流的一次生动实践。
探索内容创新
用小人物交映大主题,讲述温暖中国故事
对于不同的文化关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美好的时光》的美,不仅美在对中国文化的纪实,也美在对老挝孩子们真实情感的刻画。温暖灵动的镜头语言,细腻入微的情感观察,成为《美好的时光》的一个鲜明特点。
热爱绘画的女孩苏松帕,一路走一路画,小小的画本记录着她的所见所闻。旅程终了,她将自己的画作留给在中国认识的朋友们作纪念,“(虽然我们)没有联系,依然会想念每一个人。”带着一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男孩帕苏甘这样抒发自己的感悟:“时光流逝得很快,就像一场梦,这是一场橙色的梦,因为我最喜欢的颜色就是橙色。”
不论是串联旅途的稚嫩画作,还是充满梦幻色彩的童真言语,通过一个个小人物推动对宏大主题的阐述,《美好的时光》的情感表达格外触动心弦。青少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该纪录片用孩子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坚定“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折射大情怀”的理念,是同类型同主题节目中的全新探索,也在内容创作中拓展出更为宽广的节目创新路径。
共建“一带一路”
铁路连通心意,照见中老命运共同体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作为“一带一路五通”发展的内容之一,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老两国人民的“心联通”,离不开中老铁路的“硬联通”。
作为纪录片《美好的时光》中连贯始终的物理线索,经由中老铁路,从未见过海的裴玲达,也能有机会和大海连接,在金色的沙滩上自由地奔跑,感受海风轻轻拂过面颊,聆听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中老青少年间真挚的想念,也能跨越绵延山川,飞向远方;参与过中老铁路建设的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也从一条条枕木、一寸寸钢轨中,望见那个在北京留学时期年少的自己……
在前不久举办的首届“良渚论坛”中,领导人致贺信并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通过“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中老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推动着两国在政治上互尊互信、经济上互惠互利、人文上相知相亲。藉由《美好的时光》的呈现,观众们亦可以深切感受到,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基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上的双向奔赴;是进一步强化交流、互学互进、共同谱写建设人类未来的全新篇章。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由此以往,“山不再高,路不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