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舞画舞》栏目独家访谈:李学辉细述笔墨间的历史风流

   日期:2024-10-18     来源:九州电影网    作者:中文字幕完整高清版电影    浏览:798    评论:0    

李学辉,字失得。山东惠民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汉办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特聘专家,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特聘画家,中国兵圣孙武像作者,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签约画家,中国孔子基金会专家艺术委员会艺术顾问,济南市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先后在济南、青岛、泰安、中国国家画院等地举办画展。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学辉》《李学辉国画作品选》等书画作品集。主要出版作品《五百僧像尚和图》(七卷)《孔子七十二门贤》(四卷)《崂山道教十大道首》(长卷)《孙子圣迹图》(长卷)《兵经八部》人物绣像,《长江万里图》《黄河》(长卷)等作品。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中国符号——《笔舞画舞》栏目组专程到山东,在李学辉老师的书画工作室录制专访节目,主持人冯思佳与李学辉就其艺术创作、历史题材人物画以及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学辉受教于著名红学家和书画家冯其庸先生,潜心于书画艺术,天资加勤奋,使得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谈及踏上书画道路的原因,他说从儿时开始,母亲剪纸剪窗花的那个时候他就很喜欢这些,拿个红纸一剪,贴在窗户上特别好看。二哥作画,他就跟在后面帮他提着颜料,可以说母亲和二哥就是他书画道路上的启蒙老师。后来有幸遇到了县城文化馆的李老师,中学学校的吕老师,他们都是专业学校毕业的老师,跟着他们学习,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训练,这些书画练习的基础内容让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后来工作之后有幸到北京拜见到当时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副院长冯其庸先生,那个时候听了冯其庸先生的教导以及对艺术的观点,真正的打开了他通往艺术的大门,不管是创作和思路都有所精进。如果说原来只是在基本功,基础性的技艺或是具体的技法上有所长进的话,这时就是在心灵上对美、对书画有了更加成熟的见解。之后通过冯先生也有幸拜见到季羡林先生,在与这些大师沟通交流,特别是听听他们的境界、远见和胸怀使得他有了更加深远的进步,有时候大师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就把他带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李学辉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书法艺术领域均有着不俗的造诣,说起在书画领域中能有着这么全面的发展,他说道,作为他个人来说,人物、山水、花鸟都是艺术的一个群体。在他刚接触这些画的时候,最开始是进行写生,写生的次数多了,感觉不管是花卉里面的一草一木,还是小鸟或山水,在这些静物的写生上面他得到了很多的启示,这些内容与创作人物并不相矛盾,其中又有很多技法都是互相渗透的。尤其像是书法,他可以不作画,但每天一定要写字,因为锻炼书法,就是在练习中国画的线条。久而久之,书法练习对于他在画花鸟、人物等作品中有着很大的帮助,这些都是一个整体。

  关于人物画的刻画,他说首先一定对人物对象进行探究。例如屈原,创作的时候就会和他有一种共鸣,与之愤,与之怒,同喜同悲。而画到庄子的时候,则是潇潇洒洒,天人合一。画人物画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就画不好人物的造型,画山水主要是表现气势感,多一块石头少一快石头没太大关系,而画人物对于基本功的要求则非常的严格。

  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想要创作的东西,都会先勾勒下来,这个画面会一直在脑海中回荡,在某一瞬间灵感迸发之际就完整的画下来,这就是他对日常生活的一种体悟和观察,也是他日常作画灵感的来源和创作的根本。对于历史人物的创作,是他最为喜欢的内容,因为这类作品可以给画家留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可以跨越时间,将唐代人物和宋代人物画在一起,另外还可以充分展示画家的线条、笔墨功底。而在创作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会反复的看一些书籍和资料,对人物本身有深刻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充分的进行发挥。

  李学辉介绍他的作品,《牛》这幅作品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一般的牛都会表现它的耐力、朴实、勤劳、任劳任怨等优秀精神品质,他则是想让牛奔跑起来。他从小放牛,与牛有着不解之缘,有关牛的这个题材已然画了上百幅作品,后来画多了,总觉得表达不出自己的心情与情怀,而且总想着体现自己对牛的一种特殊情感,就比如奔波向前的精神。以他在这幅画上用笔用墨颜色加重了一点,表达出沿着道路向前奔跑的美感,本来还想再加一些草,环境背景等,但发现这些都是喧宾夺主,简单的画几笔,主要是体现牛本身的精气神。他的朋友们看到这幅画听了他的讲解也说这个寓意挺好,这幅画可以说是所有有关牛的画作中他最满意的一幅。

  李学辉还向主持人展示他的作品《八仙过海》,这是他画了几十幅《八仙过海》图中最大的一幅。说起为什么他对八仙过海这个题材情有独钟,他说其一,是这个题材在民间有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另一个原因用现在的话来说,《八仙过海》就是一个“小团队”,是一种群像画作,每次作画他都在人物身上感受颇多,每一个形象都给他留有很多的深刻印象,有着创作冲动。他每画一遍作品都有不同之处,像现在展示的这幅作品,就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将海放在了画卷上边,还利用了透视观念,并且加上了龙等动物元素,添加了很多气势,同时构图也有利于体现在艺术造型上的画面感。主持人问起关于此类虚构人物的刻画,李学辉说,他一般是翻阅大量的书籍和影视作品,这些资料给了他很多的启示,画这样的作品,既有原型,但也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每次创作的心情不同,创作出来人物的形象、形态也都各不相同,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提起创作道路上的坎坷,他说不仅有,还很多。在1987年,他去西双版纳去写生,当初在山坡上有一片枯树林,下面是独木成林,上面都是新枝,他一看就非常的激动,恰巧那时候中国美院的教授带着学生也在这里写生,但他们看到后就直接走了。于是他往近处一看,这片树林的上面都是蜂窝,他当时也开始纠结,后来还是决定画。刚开始画的时候身上就蛰了二十多个大包,那个时候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心里头想着要不放弃,晚上疼的都睡不着觉,但最后还是坚持画出来了,等到完成的时候看到那幅画,他心里就只觉得值得。这个过程让他感触颇多,也因此给自己起了“失得”这个字。意味着在艺术道路上,一定会有失去的东西,但爱好和热爱会始终支持着他前进,最终也会给予他一个好的结果。

  在好多年前李学辉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无告的沉默》,这代表着他的心声和对艺术的态度,他始终认为在艺术领域自己就是一根小草,不管是小幅作品还是大幅作品,他都是有感而发,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和苦行僧一样,每天吃点泡面,早出晚归的待在画室。这句话主要是他对自己的见解,同时也一直在提醒着他,每当遇到过不去的坎的时候就看看这段话,感觉还是很欣慰的,让他保持着前进的动力。

  主持人问及是什么成就了李学辉的今天,他说想起这个事情,自己都心冷。因为每次他画一个大的作品,包括《七十二圣贤》、《五百僧像尚和图》等,尤其是《千古风流人物》,这幅画不仅是他的一幅作品,还承载了他的生命。当时他在北京,筹办他的个人画展,等回到老家,去医院一检查,他和家人们都吃了一惊,医生判断说他的生命只能延续一个月,肿瘤专家来,给他马上安排化疗,他配合治疗,但医生说他最多还有三个月就很不错了。他知道医生的意思就是让他处理后事,于是他一个人来到画室,看着这些画,就是现在录制的这个地方,当时就跪下也哭了。从前他对生命都是顺其自然的,但他看看这些画卷、画墙,心里实在割舍不去,有着浓浓的不舍。那天他在画室坐了整整一夜,最后心情平静下来,他想着一定要做一幅画,这幅画一定要完不成,他原先画过老子、孔子等都是单幅作品,这次就想着一定要画一幅永远完不成的画,就好像只要完不成,只要笔还在,他的生命还在。于是他就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画一直画到近代,最后这幅画用时四年完成,在完成这幅画之后,他又回到了这里,一想起这幅画就十分的感慨。再后来去医院,医生说,哎呦现在没事了,都好了,所以说这幅画对他的影响是至深致远的。

  主持人提及他正在创作当中的京杭大运河画作,他说,去年包括春节期间,他用了整整60天,从杭州一站一站考察到北京,光照片就拍了十几万张。他原先对于大运河仅限于知道,这次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运河两千多年的历史,不仅承载着水流,还流淌着文化。他游历京杭大运河周边城市,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需要,许多沿线码头、景色都变了样,或者是不通航了,但是它又留存了文化,像北京的亮马河,或是江浙一带现在那边的京杭大运河沿路已经形成了观光点,所以怎样再现大运河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他这一路走来,现在已经画了二十多米的草图,但是后续也需要几年的时间去细化完善。他一路沿着大运河行进,宽的地方他走,小的地方他也走。他曾经为看大运河和长江的接洽处,跑了30多公里,到了那里一看,就是那么宽的一个小沟,已经和长江融为一体了,他到那里看看,捧起一捧水,拔起那里的一棵草,心里就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京杭大运河仍然在造福着人类,这使他感触颇深。在接下来他会潜心创作这幅作品,继续深入的钻研,期待着京杭大运河这幅画作与大家的见面。

  随着访谈的深入,李学辉老师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独到的创作理念和无私的传承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相信,在《笔舞画舞》栏目的推动下,会有更多像李学辉老师这样的艺术家走进公众的视野,共同书写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新篇章。本次人物专访节目也将会在央视网播出,敬请期待。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广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标签: 波波电影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