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余波荡漾着《牡丹亭》的回响

   日期:2024-11-01     来源:成年轻人电影直接看    作者: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30    评论:0    
核心提示:【引】“最美的时刻是结尾,当杜和柳两人走到一起,爱让他们从死亡世界中解脱出来时——这真的很壮观。我同样喜欢梦境中非常感性和充满情欲的时刻,这对不熟悉中国古老戏曲的法国观众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第三个时刻,柳试图问杜是否是鬼,但她不想说,她只是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一刻非常美妙。”“《牡丹亭》在波尔多这样古老且文化上较为保守的城市里被盛赞和热议,充分证明,探寻一种文化,是如此激动人心。”

【引】“最美的时刻是结尾,当杜和柳两人走到一起,爱让他们从死亡世界中解脱出来时——这真的很壮观。我同样喜欢梦境中非常感性和充满情欲的时刻,这对不熟悉中国古老戏曲的法国观众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第三个时刻,柳试图问杜是否是鬼,但她不想说,她只是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一刻非常美妙。”“《牡丹亭》在波尔多这样古老且文化上较为保守的城市里被盛赞和热议,充分证明,探寻一种文化,是如此激动人心。”

  ——法国波尔多大剧院(又名波尔多国家歌剧院)总经理艾曼纽·翁德尔

  “极具震撼力!带来这样的杰作,你们一定非常自豪,这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艺术交流对中法两国来说太重要了。”

  ——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艾美丽·斯密耶

  “我们一个月前就买了票,今晚巴黎下雨,我们坐火车后再打车回家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完全被中国的‘歌剧’迷住了。”

  ——白发苍苍的丹尼尔和珍

  “法国剧院里的气氛极为安静,但不是冷冷的静,你能感受到全神贯注的气息,充满期待,距离很近。”“谢幕开始掌声如巨浪涌过来,几分钟后我发现掌声节奏跟上了乐队的起伏,法国观众太懂了。”

  ——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罗晨雪、胡维露

  【正文】  今年10月22日,是梅兰芳先生130周年诞辰日,距离他与俞振飞先生合作拍摄最新电影《游园惊梦》也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这一晚,在梅先生从未到访的巴黎舞台上,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精华版)迎来了首次法国巡演的完美收官。

  罗丹博物馆馆长艾美丽·斯密耶在巴黎蕾博拉剧院观演后,向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代办陈栋先生盛赞中国戏曲之美,“这是真正人类文化艺术的盛宴”。陈栋则说:“今晚,是中法代表的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交汇碰撞,是文化交流的舞台,也是全球文明交汇相融的展示。”

  无论是巴黎蕾博拉剧院门口散场后风雨中等着求签名的金发“昆虫(昆曲爱好者的昵称)”,还是前一站作为波尔多大剧院歌剧抒情季开幕演出三场全部售罄,以及埃菲尔铁塔、市政厅附近街头挂起一排排《牡丹亭》海报……这一路,牡丹花开、盛景连绵,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昆团长谷好好忙碌着也感慨着。直到踏上归途,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流连在眼前,一场场碰撞与思考仍在继续。24日凌晨,落地浦东国际机场后记者手机开机,一片嗡嗡震动中,跳出来自谷好好的两行文字:古老戏曲翻时代新声,我们逐梦而行;中华文化扬帆出海,我们含情奔赴。

   “柳,穿着高跟鞋的超级英雄” 

  “柳梦梅是穿着高跟鞋的超级英雄,带着爱人、女英雄杜丽娘冲出地狱、穿越生死……”当胡维露得知波尔多演出后,当地有社交媒体上如此“称赞”她饰演的角色时,哑然失笑了。但随后数日,更多主流报纸、专业评论网站的好评陆续到来,法国观众与剧评人深度解读了生旦之间不同的声腔共鸣方式,对昆曲表演中舞蹈、服饰、身段甚至手势隐喻的讨论之专业,让她深为感动,“下半场的开头能听出柳梦梅叹息中‘克制的阴郁’,不愧是国家歌剧院的观众”。

  同样从忐忑到惊喜甚至幸福的,还有剧院总经理艾曼纽·翁德尔。早在今年五月到访上海,向上海昆剧团发出演出邀约之时,他心里不是没有担忧的。然而,三场演出早早售罄,每晚剧场内观众们炽热的目光和真挚的掌声,向他反复证实着《牡丹亭》“怒放”的巨大成功。

  第三场演出结束后,翁德尔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传统昆曲第一次来到波尔多。而在此之前,还从未有过来自欧洲以外文化的歌剧在这里登台。公众的反应就是从惊讶到热烈。一开始,人们会感到惊讶,有时甚至会笑,因为唱腔与欧洲歌剧太不一样了,很少人习惯听如此高亢的男声和女声。这笑声不是取笑,而是出于惊奇和惊讶。然后,很多观众告诉我,他们感受到了诗意,丰富的、深厚的诗意。人们开始意识到,这部戏曲表达的比它展示出来的要多。换句话说,布景很简洁,但文字和音乐唤起了对自然、对水、对梦、对爱的想象。而很快,我就感觉到观众已经进入了故事的深处。”连续几天,昆曲成为波尔多文化界的热门话题,这让他非常开心甚至骄傲。“人们谈的是文化,而不是奇观、不是娱乐。确实,这需要做很多前期工作,付出很多努力,而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收获。”

  这些前期的付出和努力,对上海昆剧团而言,更可以追溯到2017年—2018年数次欧洲巡演,尤其是《临川四梦》曾为柏林艺术节压轴,“中国戏曲单元”引发观演热潮,甚至有意大利、芬兰等国观众打着飞的来看《牡丹亭》。这也为剧团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戏曲艺术是最好的代表,可以说,当仁不让。”谷好好始终相信。

  可以看到,中国戏曲的经典剧目走向世界有着前所未有的壮阔蓝图,“让世界的友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赋予了他们一种新的期待——中国的舞台艺术,会有源源不断新的语汇和新的表演来征服世界”。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往情深的杜丽娘和“脚踩厚底靴”的柳梦梅,又何尝不是汤显祖笔下与莎士比亚经典人物平行而来,穿越多种语言、国家和文化的“超级英雄”呢?

  字幕改了又改,中法文化双向奔赴  

  “战绩辉煌!”吴氏策划国际演出部总监张晓蕊告诉记者,“波尔多三场全部售罄,巴黎站开演前一周出票率超过75%,这是我们一张张卖出去、实打实的销售记录。”剧团在波尔多赢下的极佳口碑也为随后的巴黎站助力不少。“最后一场开演前仍有观众来购票。中国戏曲演出在欧洲,不送票、不靠华人包场,最终平均上座率超过九成,并以本地观众为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百戏之祖的昆曲,能在法国开出一片姹紫嫣红,背后是中国艺术家、海外演出经纪公司等各个环节的合力耕耘。当地时间10月21日下午,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迎来了一个“姹紫嫣红开遍”的美好午后,上海昆剧团小分队为近百名法国观众开展了面对面的昆曲交流推广活动。主讲人谷好好以非遗“昆曲”为主题,娓娓道来其六百年悠久历史和艺术魅力,深情表达了昆曲人代代相传的执着与热爱,通过生动传神的讲述、声情并茂的演绎将昆曲特有的含蓄温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细致入微地展现开来。演员胡维露和韩宜伽等更在活动现场演绎了经典昆曲片段。法国观众沉浸于东方昆曲悠扬,席间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由衷的喝彩声。

  法国巡演期间,伴随每场演出的还有戏曲化妆展示、昆剧导赏、昆剧演员前厅迎宾等多元活动,让法国观众得以近距离甚至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之美,感受东方艺术的独特韵味。在波尔多演出前,上昆演员娄云啸、马填钦现场为观众勾脸的活动,总是大受欢迎,画个帅气的“净”或者可爱的“丑”,点抹之间,尽显昆曲化妆的精细与考究。巡演巴黎站的演前导赏活动中,在法国导演卢逸凡IVAN的讲解下,旦角张頲和笛师束英,演示了昆曲欣赏入门ABC。

  除了两场大受欢迎的演前导赏,法国汉学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研究员卢逸凡还肩负了另一项重要任务:精益求精地不断优化《牡丹亭》法语字幕。原来在波尔多三场演出后,他发现反馈巡演版字幕仍有不少可以提高之处,但巴黎剧场档期时间有限,只能一边演一边改。“每场进步一点”“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卢导演告诉记者,《牡丹亭》中文文本有多美,译起来就有多难。比如杜丽娘游园时有句唱词“惜花疼煞小金铃”,如直译为“金色的铃铛”难免不知所云,也有译本翻译为“心疼金铃般的花苞”,而更妥帖的译法是“怕踩到花而小心翼翼走得脚都疼了”。其实,现存出版的英译本和法译本中也有不少争议存疑处,更何况演出字幕还需跟着演员表演节奏甚至不同剧场不同字幕机的显示方式作出相应调整。“准确已经很不容易,而法国人既是浪漫的,也是苛刻的,对语言的纯正和美感非常敏感和讲究。”

  这位法国导演对字幕执着,只是昆曲《牡丹亭》跨国文化交流中“双向奔赴”的美好之一。当晚演出结束后剧院门口,一位来自索邦大学的业余刀马旦女孩等候许久只为问谷好好一句:“在法国怎么能更好地学习昆曲?”“结社(建立曲社)吧,让志同道合的‘昆虫’找到彼此。”“好的,但你们要常来啊。”“一定!”

  与此同时,在上海浦江之滨世博园区内新近落成开放的罗丹艺术中心,“罗丹遇见牡丹亭”系列艺术作品正式亮相。是夜,在《思想者》雕塑的追光投影中,杜丽娘穿过历史与语言的征途,款款而来。这一幕,不啻为古老昆曲对世界发出的青春宣言——

  希望在未来,让中国戏曲的情种在巴黎、在更多海外舞台播撒、深种、发芽;让戏曲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标签: 斗鱼电影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