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导演乌尔善用神话史诗挖掘中华文明的根源

   日期:2023-08-01     来源:草民电影    作者:888电影网    浏览:425    评论:0    
核心提示:从2014年第一次开剧本研讨会算起,到今年7月20日《封神第一部》如约公映,时间过去了整整9年。乌尔善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封神三部曲》想通过中国式英雄成长的神话史诗故事,映照和探讨3000多年前商周之战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影响

  从2014年第一次开剧本研讨会算起,到今年7月20日《封神第一部》如约公映,时间过去了整整9年。乌尔善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封神三部曲》想通过中国式英雄成长的神话史诗故事,映照和探讨3000多年前商周之战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影响。他感叹,9年时间,干了这样一件事,值了!

  《封神》故事:兼具史诗和神话的特点

  2007年,乌尔善决定当一个电影导演,他的目标很明确,尝试将电影艺术和本土文化相结合。为此,他选定了奇幻、动作和史诗类型结合的电影。2012年,他执导的《画皮II》大获成功,不仅获得了圈内认可,也获得了投资方的青睐。

  “我当时就觉得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电影了,中华文明有那么丰沛的文化资源,那么多的传统美学成就,应该能够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神话世界。”乌尔善说。

  乌尔善从小喜欢历史、宗教和神话,“我捋了一遍,只有‘封神’故事可以拍。”他认为,“封神”故事的史诗性和神话元素,能满足电影集体造梦的需要,“神话其实就是集体的梦境。当创作者把想象力变成银幕上的画面,巨大的银幕,灿烂的视觉,激烈的故事,恢弘的场面,轰鸣的音效……那就是电影的力量,能带领观众进入到梦境。”

  《封神第一部》改编自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和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如何改编?乌尔善有自己的考量。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曾说,“神话是公开的梦,梦是私人的神话”。这句话给了乌尔善很大的启发。他认为,神话史诗属于幻想创作范畴,可以分为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两种。前者如盘古开天辟地,后者如大禹治水,只是这些故事都不够长。《西游记》虽是神话故事,但没有史诗的特点。《三国演义》虽有史诗的特点,但没有神话元素。“只有‘封神’故事既具备史诗和神话的特点,又具备国民流行性。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故事,最适合拍成神话史诗电影。”

  仓廪实而知礼节。乌尔善在思考,在中国人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文化本质是什么?我们的文化根源来自何处?哪些是我们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哪些故事在描述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些文化属性特别适合在电影中展现和探讨。”在乌尔善看来,我们的文化资源很庞大,以前受限于电影技术能力,没有更多的作品出来,现在有条件有必要往这方面努力了。

  乌尔善认为,“商周之变”让中华文明从殷商时期的鬼神世界走向了后来的伦理世界,“3000多年前这两个家族的争斗,最终以姬昌家族战胜了殷寿家族告终,此后形成了以家族家庭为核心的伦理观念和人格标准,绵延至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也是我创作的初衷之一。”

  《封神》电影:讲好两对父子情感故事

  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乌尔善最感兴趣的情节有两个:一个是文王姬昌食子,另一个是殷寿的父子关系。

  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小说文本,都写文王姬昌在商王殷寿的施压下,吃了用长子伯邑考身体做的肉饼,然后逃回了西岐。悲痛之余,他从嘴里吐出了三只“小兔子”。多年来,乌尔善的脑海里一直在盘旋着这个画面。“我太想知道当时姬昌的感受了,他当时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冲击?内心有何等的屈辱和愤怒?殷寿为什么要用这么极端残酷的方式摧残他?这个事件是整个封神故事最核心的情感。”

  另一个就是殷寿父子。殷郊一开始很爱自己的父亲,但后来殷寿因为苏妲己而害死他的母亲姜王后。殷郊要为母亲复仇,结果被殷寿送上了断头台。“一个父亲要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更加让人困惑的是,殷郊被仙人救后,获得法术回来报仇,但最后居然又站到了殷寿这边,与代表正义的姬发率领的伐纣大军对抗。这样的父子关系太矛盾了,但也太吸引我了。”乌尔善说。

  如何让这两对复杂的父子关系变得合理和联结起来?乌尔善想出了一招,就是把姬发的身份变成“质子”。据《史记》中记载,伯邑考从小被当作“质子”在殷寿身边长大。乌尔善就把伯邑考换成了姬发,这样就合理了:姬发从小在殷寿身边长大,一直把他当作大英雄。《封神第一部》说的就是“姬发的觉醒”,他从一开始视殷寿为精神上的父亲,直至逐渐发现殷寿残暴的本来面目,他的信仰开始坍塌。最后他回到了西岐,回到了父亲身边,开始反抗殷寿。

  “神话史诗从来不是虚构的假想的故事,它其实是我们内心经历和体验的一个隐喻式的表达。”乌尔善直言,姬昌家族和殷寿家族两代人的争斗,其根本是善与恶、正义和残暴之间的选择。片中姬昌对前来探视的小儿子姬发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乌尔善认为,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出判断和选择,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神话的写作,就是先把日常现象拆解,然后回到心灵体验的现实里去,再用有仪式感的方式去审视。其实,神话要比所谓的现实更接近真实。”

  《封神》人物:颠覆了以往的民间形象

  以往的影视剧版本,都把殷寿的荒淫无度和残暴昏庸归罪为苏妲己的红颜祸水,但在乌尔善的电影中,不管是殷寿还是苏妲己,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写。

  《荀子·非相篇》中这样形容纣王的长相:长巨姣美,人中之杰也。司马迁的《史记》中形容纣王: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这样一个厉害角色,是不可能被一个女人一直迷惑的,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这个女人迎合了他内心深处某种不愿被人知晓的欲望。”乌尔善进一步解释,殷寿的内心就是要天下称王,而他无意中救下的苏妲己拥有的能力,能够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这才有了片中比干挖心测出苏妲己被狐妖附身的真相后,殷寿依然不愿杀害苏妲己的情节。

  此外,姜子牙的形象也有了很大改变。从前在很多影视剧中老成稳重、神机妙算的姜太公,在片中却是个法力尽失的白发老人。“其实在一些戏曲、传记记载中,姜子牙就是以贩夫走卒形象出现的。《封神三部曲》中,姜子牙在整个故事里面起到串联、色彩调剂和节奏调剂的作用。”

  《封神》特效:重构殷商时期美学世界

  《封神三部曲》剧本写作花了4年多时间,拍摄时间为18个月,进入后期全球8家特效公司参加。为了达到心中的目标,乌尔善还专门成立了一家特效公司。

  为了再现上古时代的神话世界,主创团队走访各地的殷商遗址、研究机构和博物馆等,做了很多的功课,最后却发现无法完全复制真实殷商。根据博物馆中的真实殷商的建筑,“主柱也就碗口大小”,如果真的在电影中再现,完全体现不出来建筑的宏大壮丽。殷商时期也没有火炮和抛石机,如果一切按照历史,故事根本无法讲述下去。

  怎么办?美术团队最终确定了这样的美学原则:约七成元素来自于元明时期道教水陆画,约三成元素来自于殷商时期青铜器元素,外加一点点宋人的山水画元素,最终融合再创造,组成了现在片中殷商时期的美学世界。乌尔善要求,片中出现的任何场景、服装和道具都必须是原创,不能照搬博物馆文物,但又能让人觉得是上古时期的东西。

  《封神三部曲》从启动到上映。9年间,他经受了巨大的压力。“我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接下来一切都交给命运吧。”乌尔善笑道。 (记者 王金跃)

 
标签: 电影下载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网站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